我为“亚新体育官网舟”狂|从前外海龙舟是这样→“∞”划的
发布时间:2024-06-09 01:43:15点击:
“如果当年的外海龙舟竞渡传统原封不动保留下来了。那可以说,在珠三角地区,外海龙舟都能数一数二。”谈起曾经的外海龙舟竞渡,83岁的陈绍佳既兴奋又可惜。
“看过曾经的外海龙舟竞渡之后,再也不用看任何的龙舟赛!”他说,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当时的壮观的场景都不为过。
外海地处西江边,外海人喜欢把“江”称作“海”。因此,到西江去扒龙船,也称作“龙船出海”。
“曾经的外海龙舟竞渡是在西江里举行。8条龙船,按照8字形,划8圈,扒丁不换方向,龙船直接掉头。”1981-1984年,曾经连续四年参加西江龙舟竞渡的74岁白颈坳扒丁李景波向记者讲述当年的场景。外海龙舟竞渡特点有三,分别是距离长、难度大、技术高。
距离长——不同于现在的龙舟巡游,曾经龙舟竞渡首圈从古猿洲出发,沿西江到蓬江潮连掉头,以8字绕圈方式往返8圈,每圈距离逐渐缩小,龙头始终面向前进方向。
难度大——西江不同于内河涌,水流湍急,更是考验艄公的经验。逆流而上要找缓流处,减少上升阻力;顺流而下要找湍急处,利于冲刺加速,途中遇到激流或漩涡时,龙舟的龙头高昂、龙尾翘起,上下晃动仿佛随时准备跃出水面,十分考验全舟的力气、技术和艄公的水浆知识。
技术高——兜8字圈的关键在于扒丁们的技术和配合。一旦能够快、准、稳地转弯,很有可能将对手甩开6、7条龙船长的距离。为保证速度、准度和稳度亚新体育官网,外海扒丁们站起来扒龙舟的,除了三个头拱和三个艄公中的前二人及击鼓者外,其余全程均站着。转向时龙头和龙尾的配合及其重要,龙尾决定转向时机,通过木桡向外侧戽水;龙头感知水流力量变化,同时通过木桡向内侧舀水,中间的扒丁根据鼓声继续向前。
江门知名文化人士陈一峰《七律·观外海龙舟竞渡》中写道:“剑光闪闪鼓声催,夹岸欢呼阵阵雷。宛若游龙翻海去,又如巨蟒滚江来。飞驰何异流星赶,疾驰真同急箭回。盛会空前今仅见,欢迎佳节尽开心。”这些诗句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龙舟竞渡的壮景。
“龙舟好看呀!早上四点钟就要起来占位,晚了就没有位置了!”陈绍佳记忆最深刻的是1945年,他四岁时同父亲一道看的外海龙舟竞渡。那一年,外海为了庆祝抗战胜利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这一天的大西江上,锣鼓喧天,鞭炮声声响亮入耳亚新体育官网。八条龙舟浩浩荡荡驶入西江,赛龙夺锦、你争我夺,周边的山上、桥上、岸边,处处被围得水泄不通,可谓是人山人海、观者如潮。“毫不夸张地讲,那一天,街上几乎听不到人声。大家都去看龙舟了!”陈绍佳说。
“龙舟巡游重启了好呀!我们村民更有凝聚力了,这个活动年年不能停!”接近80岁的东南村村民潘伯没有扒过龙舟,但每次都会自发为龙舟活动捐款。“以前穷是捐米、捐菜,现在我们就捐款。”
李景波告诉记者,龙舟是外海人精神的寄托,也是东南村村集体兴旺的象征。“我们村有两条龙船,一条是传了一百多年的‘传家宝’,一条是80年代村集体经济逐渐兴旺后,村民集资再造的龙船。”李景波说,“东南村经济发展较早,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工业厂房,周边越来越多人嫁入或迁入这里,村里人丁兴旺,一条龙船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的需求,我们就再造了新的龙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