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新.体育(中国)官方平台网站app

案例展示

案例展示
<<返回上一页

亚新体育官网贵州发布2024年度水行政执法十大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5-03-23 19:55:04点击: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是人类以及所有生物存在的生命资源。贵州省水利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统筹推进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利用、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水利法治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为规范和维护水事秩序,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贵州省水利厅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密切与法院、公安、综合执法部门衔接配合,严肃查处了一批涉水违法案件。为发挥典型案例警示作用,现发布2024年度水行政执法十大典型案例。

  2023年底接审计违法线索,省水利厅对某施工单位涉嫌违法分包进行立案查处。经查,某施工单位中标贵州某水利工程1标施工合同后,又以劳务分包的名义将部分主体工程违法分包,截至立案之日,项目已完工,但未竣工验收。其行为违反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的规定,省水利厅对该公司处以罚款43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56万元,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处罚款2.2万元。

  省水利厅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领域违法严抓狠打。办理该案时,内外协同查清违法事实,由多领域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并邀请专家研讨,准确认定该违法行为具有持续性,在追责时效内,精准计算工程价款和违法所得。处罚时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合理裁量公司及相关个人罚款金额,违法所得全部没收。

  贵州某公司在参与铜仁某山洪沟治理工程投标中,擅自伪造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B证)放入投标文件,并被评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最终该违法行为造成某山洪沟治理工程被废标。该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铜仁市水务局于2024年12月作出处罚决定,对该公司罚款3.1万元,对公司负责人员分别罚款0.18万元,并取消该公司第一中标候选人资格。

  该公司在投标时擅自伪造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B证),破坏了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对该公司、法人代表及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了罚款,并对该公司进行法治教育。本案严厉打击了投标中的弄虚作假行为,维护了招标人与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以执法助力建立公平透明、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某公司在承建的桥梁桩基开挖爆破施工过程中,未按照相关要求及时清理渣石,施工产生的大量渣石直接落至大桥下方的巴朗河中,造成巴朗河格支段堆积约1万余立方米渣石,严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和水生态环境亚新体育官网。根据六盘水市检察院检察建议,六盘水市水务局启动了生态损害赔偿。经专家鉴定、磋商,最终签订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当事人赔偿清理费、监测费等共计39.24万元,并按要求制定了河道清理施工方案,推进弃渣清理工作。

  该案是我省水利领域首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六盘水市水务局强化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在行政处罚不足以弥补生态损害时启动赔偿程序,借助第三方力量,多部门协同保护水安全和水生态。办案过程中总结的程序与经验,为水利领域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4年7月,六枝特区水务局执法人员巡查发现,严某涉嫌擅自在公共供水管道安装取用水设施。经立案调查,当事人擅自在新场乡新场村公共供水管道上安装PPR管,将水引入家中且未经过水表。该行为违反了《贵州省农村供水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根据《贵州省农村供水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六枝特区水务局对严某作出罚款2300元的行政处罚。当事人严某及时缴纳了罚款并补缴了水费。

  《贵州省农村供水条例》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该案是条例颁布实施后全省办理的首例行政处罚案,充分体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精神,为全省各地应用法治方式加强农村供水管理提供了示范。同时,通过以案释法,增强了群众法律意识,避免类似违法行为发生。

  根据上级部门移交线索,黔东南州水务局联合从江县水务局、综合执法局对贵州某公司擅自倾倒渣土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经查,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期间,该公司在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违法倾倒渣土7万余立方米。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处以罚款71万元,并由该公司承担修复整改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费用共计12万元。

  本案是行政处罚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同步办理的典型。行政处罚时坚持罚教结合,促使当事人主动纠错并限期整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面,经磋商迅速达成协议并完成赔偿,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对以法治思维和手段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具有典型意义。

  江口县水务局在日常检查时发现,某公司建设的房产项目水土保持设施未验先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其作出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该公司在缴款期限内未履行法定义务,2024年7月,江口县水务局申请县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准许强制执行对该公司的5万元罚款及加处罚款5万元。

  本案中,江口县水务局在责令整改的同时结合情节依法从轻处以罚款5万元。但当事人未按时履行缴款义务,水务局及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罚款及加处罚款,维护了法律权威,展示了执法部门严格执法的良好形象,起到了强烈的震慑效果。

  贵阳市水务管理局在日常检查中发现,贵阳市某山庄未经审批,擅自在观山湖区百花湖沿岸搭建临湖木质长廊等设施,非法侵占百花湖水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第八十七条规定,贵阳市水务管理局责令当事人限期拆除,并作出罚款15万元的决定。当事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最终,贵阳市人民政府复议予以维持行政处罚决定。

  贵阳市百花湖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猫跳河干流,是贵阳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对该山庄的违法行为,贵阳市水务管理局依照长江保护法有关规定给予罚款,复议时得到市政府维持,有力地打击了侵占河湖水域的违法行为,对全省整治长江流域侵占河湖水域及河道岸线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有益参照。

  2024年1月,黔南州水务局按上级部门移交线索,对某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经查,2023年9月,黔南州某水库工程施工单位未按规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一条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黔南州水务局对该公司作出处5万元罚款的决定。

  办案单位在处罚该公司时多次宣传教育,提升其安全和法律意识。该公司积极整改并缴纳了保险。此外,通过以案释法,以这一处罚案例对其他涉水建设项目开展安全生产普法宣传,提高了水利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中的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水平。

  紫云自治县水务局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某公司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在紫云自治县猫营镇产业园区打井,取用地下水用于现场管理人员生活用水。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紫云自治县水务局向该公司下达《责令停止水事违法行为通知书》,紫云自治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调查后对该公司处以罚款2.1万元。该公司积极缴纳罚款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补办了取水许可证。

  案涉企业违法取水量虽少但违反取水管理有关规定,办案的两家单位有效协作,及时予以了处罚。办理过程中,鉴于当事人积极整改补办取水许可手续,办案单位刚柔并济,允许不关停取水设施,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并从轻罚款。紫云自治县水务局在办案中耐心宣传,纠正当事人认为取水量少就不违法不需办理取水许可证的错误认知,促使其补办取水许可证。

  2024年9月,黔西市水务局对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馈的违法线索进行调查。经查,重庆某公司在黔西建设房开项目基坑时发现大量来水,在未办理取水许可证的情况下,将该水源进行围堵收集,待基础完工后使用机井和提水泵等设施将积水抽出用于项目内部的人工湖补水。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结合当事人已改正的情形,黔西市水务局对该公司处以罚款2万元。

  黔西市水务局充分利用12345热线反馈信息,积极拓展违法行为发现渠道,发现并查处该公司隐蔽取水违法行为。执法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认定该地下取水不具备补办取水许可条件,于是责令限期拆除取水设施、封堵井口。办案单位秉持惩教结合的原则,鉴于当事人积极整改的情形,从轻进行处罚,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和执法的温度。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亚新体育官网亚新体育官网

网站地图